儿童游戏治疗实践工作坊(国际认证班)
——用游戏与儿童的世界接轨
你搞不定孩子的坏习惯吗?
你对孩子的哭闹束手无策吗?
你还在因为作业、成绩对孩子狮子吼吗?
不给孩子报培训班怎么发展孩子的能力?
自家宝贝的心事怎样才能了解?
欢迎你来到我们的课堂寻找答案,
不要太惊喜哟~
「游戏」是成人与儿童沟通的桥梁
家长常觉得,孩子应该要知无不言地和自己分享其内心世界,所以当孩子不愿意谈自己的问题,家长就会感到无力与挫败。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说,很多时候是孩子不知道怎么用大人的方式说。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和世界沟通的方式和成人并不完全相同。
借着游戏能让儿童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玩」出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并透过游戏的进行,使孩子能够更加信任自己的能力,察觉到自己的进步,以更健康、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体验自主与负责的正向感受。
一、 什么是「游戏治疗」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沟通媒介,也是自我表达情绪、想法和行动的工具,「游戏」的本质使儿童能获得满足,提供儿童成就感和成功经验,使儿童获得主导权和控制感,协助儿童发展生理、心理和情绪及社会和精神。
所谓「游戏治疗」就是依据上述原理,将治疗的元素加入游戏情境中,以游戏作为治疗的媒介,协助儿童与治疗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治疗方法。治疗者必须受过良好的游戏治疗训练,知道如何选择游戏器材及如何发展一份安全的关系,让儿童在游戏中能用其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来完全表达及揭露自己的情感、想法、经验、及行为,这样的过程就是「游戏治疗」。
二、 「游戏治疗」是这样帮助孩子成长的:
‣ 获得安全感
在游戏室的自由气氛下,有安全感去成为完全的自我,并在小心使用治疗性限制的情况下使儿童学会自我控制及有责任心地自由表达。
‣ 接纳自己
当儿童不被判断地被治疗者接纳其原原本本的样子,也不被期望去做任何改变时,儿童慢慢学会,在情感层面上接纳自己。
‣ 学会表达情感
透过游戏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即使是非常强烈的,也会被治疗者所了解及接纳,儿童学会他们的感情是可接受的,不再被这些情感所控制。
‣ 学会尊重
当儿童感受到治疗者的尊重、觉得被关心、没有批评、并且持续地被接纳,他们会把尊重内化,因此儿童学会去尊重自己。一旦儿童学会尊重自己,他们便学会去尊重别人。
‣ 学会自我控制
治疗者不会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儿童,在游戏室中若要限制儿童的行为,会以能让儿童控制自己行为的方式表达,因为控制不是来自外力,儿童必须学会自我控制与自我指导。
‣ 发展责任感
在游戏治疗中,治疗者相信儿童的能力,并坚信代替儿童做事会剥夺他们发现自我能力的机会,此时儿童学会为自已负起责任,并发现负责的感受为何。
‣ 发展创造力
当儿童能为自己找出解决之道,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便发挥与发展了创造力。当频率增加后,在过程中儿童会得到满足感,使他们学会在面对问题时,更有创造性,更有方法。
‣ 发展决策力
生命是由不断的选择组成。即使是最小、最简单的选择治疗者也不替儿童决定,在儿童经历做决定的过程之后,儿童学会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三、 「游戏治疗」的适用范围
1.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研究发现,游戏治疗对下列儿童问题的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 有困难与权威者相处的儿童
‣ 精神疾病的处置
‣ 减轻拔毛症状
‣ 改善选择性失语症
‣ 减低攻击性、爆发性的行为
‣ 增进离婚家庭子女的情绪调适
‣ 增进被虐待及被忽略儿童的情绪调适
‣ 减低住院病童的压力与焦虑
‣ 矫正不良阅读习惯
‣ 增进有学习障碍儿童的课业表现
‣ 矫正语言问题
‣ 降低智能不足儿童的情绪及智力问题
‣ 较好的社会及情绪适应
‣ 减轻心理引起之身体问题如气喘、胃溃疡、过敏症
‣ 改善口吃
‣ 增进自我概念
‣ 降低分离焦虑
游戏治疗已被证实除了极重度的自闭症和脱离现实的精神分裂症之外,对各种诊断类别的儿童心理问题皆有效。
2. 父母——亲子关系的改善
帮助父母改善与孩子,尤其是幼年期孩子的沟通状态,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减轻孩子在表达情绪情感时的焦虑感,从而发展出更有效的亲子互动模式,并有利于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
儿童游戏治疗可以用于:
‣ 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或矫正
‣ 亲子沟通模式的改善
‣ 改善孩子怕生的问题
‣ 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 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3. 教育工作者——提升职业能力
游戏治疗可以在以下方面帮助教师:
‣ 幼儿园入园时的分离焦虑问题
‣ 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
‣ 考试焦虑的处理
‣ 改善师生沟通
‣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 ……
4. 医疗和社会工作者——提升与儿童的沟通能力
‣ 对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开展工作
‣ 与言语发育障碍的儿童交流
‣ 与患有精神障碍的儿童交流
四、 课程安排
1. 课程内容模块:
主题
|
内容
|
游戏治疗的历史发展
|
‣ 心理分析/心理动力游戏治疗
‣ 结构游戏治疗
‣ 关系游戏治疗
‣ 非指导的当事人中心游戏治疗
|
‣ 治疗儿童依附问题的理论
‣ 整合多元理论的游戏治疗取向
‣ 短期、限时游戏治疗
‣ 折衷取向游戏治疗
|
游戏治疗的理论学派
|
‣ 阿德勒游戏治疗
‣ 儿童中心游戏治疗
‣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
‣ 生态系统游戏治疗
|
‣ 完形游戏治疗
‣ 心理动力游戏治疗
‣ 治疗游戏
‣ 折衷取向游戏治疗
|
游戏治疗的基本概念
|
‣ 游戏室的空间规划
‣ 选择和布置玩具
‣ 游戏治疗的历程
‣ 开始游戏治疗单元
|
‣ 结束游戏治疗单元
‣ 诊断儿童的游戏类型
‣ 撰写咨商记录
|
游戏治疗技术之追踪
|
‣ 如何追踪
‣ 观察儿童对追踪的反应
|
‣ 不同理论取向的应用
‣ 追踪技巧的范例
|
游戏治疗技术之重述内容
|
‣ 如何重述内容
‣ 重述时的焦点
|
‣ 运用重述内容对儿童的影响
‣ 观察儿童对重述内容的反应
|
游戏治疗技术之反应情感
|
‣ 如何反应情感
‣ 反应的内容
|
‣ 观察儿童对反应情感的反应
‣ 扩展情绪概念和字汇
|
游戏治疗技术之隐喻的辨识与沟通
|
‣ 辨识隐喻
‣ 了解隐喻的意义
‣ 运用儿童的隐喻和儿童沟通
|
‣ 观察儿童对隐喻的反应
‣ 运用儿童隐喻沟通的范例
|
游戏治疗技术实操训练
|
‣ 治疗性隐喻
‣ 交互说故事
‣ 角色扮演
|
2. 课程形式:
本次儿童游戏治疗实践工作访突出实践应用,强调参与体验,理论部分的讲授只占整个课程的10%,课堂上将大量运用游戏活动,让学员可以在实际体验中掌握操作性技术,理解游戏治疗的理念和精神。
时间安排
|
内容安排
|
授课师资
|
授课对象
|
第一天
|
上午
|
关于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和简单演示
|
蔡仲淮
|
报名参加学习的学员
|
下午
|
游戏治疗设计与应用
|
第二天
|
全天
|
第三天
|
全天
|
|
注:每个活动都可以通过改变部分设置幻化出上百种不同的活动,如何做到?老师会在课上当场揭秘!
五、「国际儿童游戏治疗师」资格认证申请说明
1. 证书说明
「国际儿童游戏治疗师」资格证书由国际游戏治疗学会(Play Therapy International,PTI)和游戏治疗协会(Association of Play Therapy,APT)三重认证授权的世界医学最高认证学会核发。
在欧美国家、台湾地区、韩国等地,儿童游戏治疗已经俨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趋势。在现今社会竞争压力之下,青少年及儿童在情绪控制与发泄方面常常发生不适当的行为;学校排斥多动和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如果儿童的心理没有受到良好的照护与辅导,将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
此次国际儿童游戏治疗工作坊为学员提供全球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与技能,奠定学员的基础理论、拓展学员专业技能,进而落实于应用与治疗,使之在各自领域发挥所学,为更多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一己之力。
2. 适合人群
‣ 专业心理咨询师
‣ 专业教育人士:如幼教、中小学教师、学龄前教育等
‣ 欲提供良好教育环境与方式以给予孩子最佳教育的父母
3. 申请条件(必须具备以下全部条件者方具备申请资格)
‣ 完整接受3天培训(共18学时)的学员
‣ 需填写并交齐所需资料:证书申请表、课程心得调查表、案例五份
‣ 需在游戏治疗的基础上,拓展出新的游戏方式,并说明其治疗目的